快訊
 母嬰行業觀察
 熱文
2022年增長近200%,被吹爆的moody tiger有何借鑒之處
2023-03-01 10:50
“在一尺寬度上深挖千尺深度”,好孩子以更高安全標準推動行業向上發展
2023-04-25 10:07
忽然一周 | 飛鶴、澳優、蒙牛發布2022年財報;上海人不生育原因排名公布;快手電商業務GMV達9012億
2023-04-03 11:06
為什么大多數母嬰店的數字化進程還停留在觀望期?
導讀:近幾年,母嬰店傳統經營模式疲態盡顯,在客源爭奪、貨品管理、人員配置、門店營運等方面優勢不再,數字化因此一度成為母嬰店錨定的新方向。
但當我們真正走進線下市場時,會發現門店數字化進程遠比想象走得慢得多。在新母嬰店近期的調研中,這一情況更是得到了充分印證。調研結果顯示,有近60%的母嬰店在數字化的建設轉型上仍處于觀望期、尚未開啟數字化,而真正實現線上線下營銷一體化的不達7%。
細究之下,母嬰店數字化進程難推進的根本原因在于以下幾點:
1、門店數字化轉型勢必會耗費大量財力,一些中小連鎖及單店心有余而力不足
母嬰門店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是以數據為基礎,針對店鋪的貨品優化、倉儲管理、配送管理、線上資源整合、會員運營等整個體系進行的優化升級,這其中涉及到的所有的工具及技術都是需要成本的,越是精密的工具,使用及維護成本往往就越高。
以行業數字化標桿孩子王為例,過去五年里其在研發費用上的投入達上億元,在數字化建設上累計投入超10億元,目前總部50%員工都是大數據技術團隊,無論是在人員分配還是資金投入上,不是其他母嬰零售企業所能望其項背的。除此之外,在數字化建設上較為領先的孕嬰世界,在數智中臺上的打造上也投入了過億元。而反觀另外一些不自建數字化而是與第三方平臺合作的母嬰店而言,在數字化工具和技術的嘗試和使用中也勢必要花費一定的資金。
由此可見,實現數字化建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量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的消耗在所難免。而近兩年,多數線下母嬰門店受大環境下行、存量競爭加劇、竄貨亂價等因素影響,利潤空間不斷下滑,能維持門店正常運轉已實屬不易,根本無暇顧及開展數字化所需投入的財力、物力。
2、母嬰店內部缺人才、組織架構不完整,數字化轉型之路步履維艱
門店實現數字化運營過程中,除了在財力上受到限制外,還受困于人才缺失,即“缺乏可用之人”是當前門店進行數字化人才配置的主要困難。早前有報告顯示,數字化軟技能中,缺口最大的是“適應能力強與擅長協作的人才”,在我們的調研中,有不少母嬰店主也表示,目前并沒有設置獨立且專業的數字化運營團隊,基本上都是由店主親自帶隊。
另外,還有一點尤為值得注意,鑒于現階段不少母嬰店的數字化業務仍停留在起步探索或是初期培育階段,直接產生的經濟效益尤其是利潤還很少,在員工收入和激勵方面有可能與工作付出不匹配。
這背后無疑體現了一點,即使知道數字化是趨勢,但經營者或是主觀上仍不重視,或是沒有意愿去加大人力投入,導致數字化轉型也仍是嘴上說說,而并未放在企業經營的戰略位置上。
3、投入產出比不理想,見效慢,布局數字化的積極性有所降低
在我們走訪線下母嬰店時,有門店老板表示:“我們把線上商城開通了,現在是線上賣線上,線下賣線下,互不干擾。收入是增加了,但支出也增加了,目前未有顯著效果?!?/p>
由此不難看出,正是基于數字化轉型需要消耗大量的財力和人力,因而門店經營者愈發注重企業表現和投資回報。尤其是在當前行業觸底、生意難做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從業者開始看重經營手段的有效性。
但同時,他們也忽略了一點,數字化本身是需要持續性投入和長期實踐的,如果多數門店在經歷了短期嘗試后就降低投入、減少投資,甚至是停滯不前,技術很難得到實踐驗證。
毋庸置疑,數字化已成行業高質發展的必經之路,這也就意味著線下母嬰店經營者需要重新審視數字化的重要性及價值意義,唯有從主觀上重視,從客觀上跟進,才有望借助數字化轉型實現彎道超車及長效穩健增長。12月27日~28日上海,由母嬰行業觀察主辦的“2022第八屆未來母嬰大會”等你一起來探討母嬰店數字化轉型之路~
文章來源:母嬰行業觀察
版權聲明:轉載母嬰行業觀察的原創文章,需注明文章來源以及作者名稱。公眾號轉載請聯系開白小助手(微信號:zhangxiaoxian1015)。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掃描二維碼,第一時間獲取母嬰行業的資訊和動態。
從此和母嬰行業觀察建立直接聯系。
公眾號矩陣
看見更大的產業
本欄目文字內容歸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使用。
Copyright ? 母嬰行業觀察 |  京ICP備12043030號-6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