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母嬰行業觀察
 熱文
備戰雙十一,淘寶、快手、抖音、京東、小紅書開始“出招”
2023-09-22 11:29
最新渠道調研與品類洞察!《2023母嬰行業觀察數據報告》發布
2023-10-13 09:35
忽然一周| 軍隊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辦法;61款嬰配粉產品配方注冊獲批;
2023-09-11 10:09
2022特配粉TOP10權勢榜出爐!一大批國產品牌上榜,或將撬動新格局?
來源:奶粉關注
導讀:近兩年,特配粉剛性需求增加,市場銷量不斷上升?!?022前三季度中國母嬰實體店消費數據分析報告》顯示,2022年前3季度特配奶粉銷售額相較于去年同比增長了36.5%。同時從線上看,1-9月特配粉增長速度達到40.8%??梢娞嘏浞凼袌稣诔蔀樾袠I新藍海。
特配粉的快速發展也引發各方勢力的關注,一方面國外品牌加速入駐中國市場,試圖在這片藍海搶占一席之地;另一方面,本土品牌也在不斷加碼特配粉,將與國際大牌在特配粉市場展開競爭??梢钥吹降氖?,近幾年特配粉通過配方注冊的產品明顯增多,且國產產品數量不斷增加,這也顯示了特配粉市場品類不斷壯大以及國產品牌持續加碼的事實。
近日,母嬰行業觀察聯合專注母嬰市場研究的母嬰研究院,發布了2022特配粉品牌權勢榜,讓一部分人先看到產業的未來。榜單主要通過對各個品牌的品牌力、產品力、渠道力、組織力、購買力5個維度綜合評估商業價值,通過賦予各維度不同權重,計算得出的綜合評分,據此得出排名。以下是特配粉品牌TOP10權勢榜具體排名:
國際品牌繼續領航
本土品牌逐漸崛起
從榜單看,TOP3分別為雀巢、紐迪希亞、美贊臣,三大品牌無論是在特配粉市場的強勁實力,還是市場份額,都處于領先地位。其中,雀巢再次登頂榜首,盡管從近兩年雀巢在中國的表現看,嬰幼兒配方奶粉業務的發展面對較大壓力,但是今年前三季度,雀巢大中華區實現營收282.94億元,實現7.2%的正向增長。目前,雀巢旗下特配粉產品矩陣全、系列多,廣受中國消費者的認可,在銷量上也遙遙領先。
排在第二的紐迪希亞是國際企業達能集團旗下品牌,在中國母嬰市場有多年的深耕經驗,已發展出包括紐康特系列、紐荃星系列、紐貝系列等豐富的產品組合,覆蓋食物蛋白過敏、早產/低出生體重、氨基酸代謝障礙等特定人群,是達能在華整體業務的一大增長引擎。除此之外,達能旗下愛他美、諾優能也成功登榜,分別位列第五和第九。根據達能最新業績報告,今年1-9月在中國市場,嬰幼兒配方奶粉業務銷售收入實現有力增長,愛他美市場份額持續提升是主要原因。同時,兒科和成人醫學營養品銷售收入延續了強勁增長,取得了出色的成績。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上榜國產品牌有4個,分別是貝因美、優博、圣桐特醫、宜品。目前優博旗下有敏佳、安能、啟能、瑞安、啟瑞五款特配粉,市場熱度一直較高,2022年增速甚至達到112.5%。今年實現較高增長的還有貝因美,同比增長42.4%。據此前發布的最新業績報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貝因美實現營業收入約為24.17億元,同比增長45.78%,主要增長原因包括:可睿欣、特殊醫學配方奶粉及兒童奶粉均有較好表現。
圣桐特醫是今年新上榜的國產品牌,也是國內最早啟動特醫食品研究的乳企,2005年開始就已經推出特醫產品,2011年獲得國內首家特醫食品生產許可證,實現特醫食品國產化。至今,圣桐特醫的產品已覆蓋全年齡段。宜品旗下的宜品特醫成立不久,但依靠其歷史悠久、經驗深厚的母公司迅速在市場打開一條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總的來看,在特醫食品市場上,已經有著多年沉淀的國際品牌仍是這個行業的領航者,但隨著國內品牌的入局和加碼,舊的市場格局正在松動,新的市場格局逐漸建立。尤其是,新消費浪潮以及消費升級下,越來越多國內消費者開始傾向高品質國貨,未來在產品專業化、品質化、高端化等方面能率先做出差異化的國產品牌將更受消費者歡迎。
特配粉市場潛力大
科研能力是“入門通行證”
盡管在整個嬰配粉市場中,特配粉的占比不算高,但是由于它對特殊體質寶寶的“剛需”存在,復購率高、品牌黏性大,加上特配粉高門檻、高標準的優勢,對于科研能力較強的品牌而言,這一領域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在此次權勢榜中,不乏一些在科研上實力強大的品牌。例如早在2018年雀巢斥資10億元在中國江蘇泰州投建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工廠,該廠也被認為是雀巢搶食中國特醫食品市場的重要戰略布局;今年7月份,達能紐迪希亞醫學營養大中華區宣布獲得B Corp(共益企業)認證,成為中國內地制藥行業中首家共益企業,將進一步加速紐迪希亞在中國市場的滲透。
榜單之外,其他品牌也在特配粉科研能力的修煉上下足功夫。例如,和氏投建全國首家“特殊醫學用途配方羊奶粉生產工廠”;澳優乳業成功取得了湖南省市場監管局頒發的全省首張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生產許可證等。
就特配粉行業現狀看,企業在科研能力、生產技術、人才儲備等方面都具備一定實力才足以入局特配粉賽道。由于特配粉的研發周期長、審查過程復雜,從前期的市場考察到產品上市,即便是綜合實力強大的企業也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因此一些乳業巨頭或具備醫藥背景的企業至今仍對該賽道持謹慎的觀望狀態。
本土品牌反超
還需要一定時間
當下,奶粉巨頭間的競爭轉為品牌和科研實力的競爭。而特醫食品的核心在于配方和研發,不僅是企業科技實力的體現,也是以此拉開差距的關鍵。盡管我國本土涉足特配粉的品牌越來越多,但能做好特配粉的乳企卻并不多,能與雀巢、達能、雅培等國際大牌相媲美的更是少數。
從榜單看,占據前幾名的國際品牌多數具有一定的醫藥背景,在特配粉領域已沉淀多年,對于特殊人群的營養膳食也有比較深入的研究,因此它們的產品系列豐富,覆蓋的消費人群較廣,能夠應對多種不同情況的特殊嬰幼兒營養所需。相對而言,本土品牌還尚為欠缺,已成功打造豐富產品矩陣的品牌主要有圣元、圣桐特醫等,其他品牌目前旗下產品較少,尤其是一些剛剛涉足特配粉不久的品牌,可能只推出了一款產品,給消費者的選擇空間有限。
但從線下渠道反饋看,國人對國產品牌的認可持續上升。隨著各大巨頭不斷加碼特配粉、豐富產品供應,以及在渠道助推下消費者認知不斷提高,國產品牌在特配粉領域實現反超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總的來看,特配粉的發展已經“勢不可擋”,新老玩家將迎來更多發展機會。12月27日~28日上海,由母嬰行業觀察主辦的“2022第八屆未來母嬰大會”重磅開啟,近百位嘉賓共同探討特配粉的更多機會和出路,等你來!
文章來源:母嬰行業觀察
版權聲明:轉載母嬰行業觀察的原創文章,需注明文章來源以及作者名稱。公眾號轉載請聯系開白小助手(微信號:zhangxiaoxian1015)。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掃描二維碼,第一時間獲取母嬰行業的資訊和動態。
從此和母嬰行業觀察建立直接聯系。
公眾號矩陣
看見更大的產業
本欄目文字內容歸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使用。
Copyright ? 母嬰行業觀察 |  京ICP備12043030號-6
參與評論